2012年4月27日 星期五

協同教學法

同教學法 (team teaching) 是由許多不同的教學人員組成教學團 (teaching team),共同計劃,合作進行的教學方法。

定義:一種編制模式,由兩位或多位老師,可有可無教學助理,共同合作計畫在一適當的教學場所和特定時間裡,運用教學團隊中各個老師的專業,對一個或多個班級進行教學與評量─Singer (1971)。

特徵:
  1. 合作式的計畫、教學與評量。
  2. 根據不同目標而將學生編組 (大團體教學、小組討論、獨立研究)。
  3. 彈性的日課表。
  4. 教學助理協助。
  5. 運用各個老師不同的專長。
  6. 針對教學目標及內容使用適合的場所和教學媒體。
類型:
  • Cross & Cross (1983)
  1. 兩位老師/一學科
  2. 多位老師/一學科
  3. 兩位老師/兩學科
  4. 兩位老師/多學科
  5. 多位老師/多學科
  • Singer
  1. 單科協同教學
  2. 跨學科合堂教學
  3. 校內校協同教學
注意:資源人員行政三要素的互相配合。

教學前準備:組成教學團、提出教學計畫、教學時間、團體大小的變化原則、行政協商。

教學步驟:教學前準備→正式進行教學→教學後工作→評鑑....(這不是廢話嘛!?) from課本.
也就是(網路資料):計畫階段(組成教學團、商討事宜)→教學(大班教學、小組討論、個別學習)→評鑑(學習成績評鑑、教學成效評鑑、協同工作評鑑)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♪ 教案分享時間 ♫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九年一貫人權教育教案設計,完整教案。

主題:你怎麼知道我錯了?─由「馬告國家公園」看原住民的人權問題。


學習主題
人權教育-「你怎麼知道我錯了?」
教學對象
七年級
學習領域
社會領域、自然領域、語文領域、綜合活動領域。
教學節數
1. 20(一週一節,一節45分鐘)
2. 包含:社會領域4節、自然領域5節、國文領域4節、
綜合活動領域5節。
教學目標
1.認知層面:瞭解文化權並能欣賞文化差異。
2.情意層面:關心弱勢並知道人權是普遍的、不容剝奪的。
3.行為層面:培養尊重不同族群、不同文化的行為。
對應能力指標
1-4-1探討違反人權事件對個人、社區及社會的影響,並提出改善策略及行動方案
1-4-2瞭解關懷弱勢行動之規劃、組織與執行,表現寬容、平等與博愛的情懷,並尊重與關懷生命
1-4-3瞭解法律、制度對人權保障的意義
2-4-1瞭解文化權並能欣賞文化差異
2-4-2認識各種人權與日常生活的關係
2-4-3瞭解人權的起源與歷史發展對人權維護的意義
2-4-4瞭解世界人權宣言對人權的維護與保障
2-4-5認識聯合國及其他人權相關組織的功能
2-4-6運用資訊網絡瞭解人權相關組織與活動
2-4-7探討人權議題對個人、社會及全球的影響
活動流程
1.實施時間為每週一早上第一節「自主學習」時間,協同該領域之老師對學校七年級學生進行教學活動。
2.課程順序:社會領域 自然領域 語文領域 綜合活動領域
教學評量
以多元評量的方式進行,包括小組報告、學習單、歷程檔案、觀賞與閱讀心得寫作、辯論賽實作等

  • 總共有六十六頁,所以就不一一貼上來了。這是一份很詳細和完整的教案,包含內容說明、教學活動、試教評估、省思建議、參考資料和附錄。
  • 此協同教學教案設計找來了中文系的國文老師、研究所畢的生物老師、政治研究所的國文老師、社工系的輔導活動老師,看得出來協同教學需要耗費相當的時間去統整和設計。九年一貫課程其實也是希望老師能多運用這種教學方法。
  • 主題很棒,讓國一生從小就培養尊重多元文化。並且其中也融入了生態自然教學。
  • 需要考慮國一生的先備知識,在最後綜合活動時,老師們也發現他們的發言和參與度不高,要學生討論一個主題前,先確定他們已經有相當程度的吸收了;或是老師要再設計討論主題不能太難;再者也可以不用以討論方式進行,可用其他活動代替。
  • 因為他們都是利用早上自修時間來上課,所以要做到走出戶外就要利用別的完整時間了。另外,我一直都不太贊成利用學生自修時間來上課....(學生也會很不情願, 學習意願輸在起跑點.)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 ♥♥♥動腦想、動手做♥♥♥ 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        協同教學法,我看完課本後還蠻想昏到的,覺得演示的小組好辛苦啊~~~!!! 查到一個網站(http://teaching.cycu.edu.tw/pdf/ch09.pdf),提醒我們協同教學的撇步,給大家參考,讓我們都不要害怕、勇敢跨出去吧!

  1. 平時找幾個同儕教師多聊聊
  2. 整合相近學習訴求的單元
  3. 協同的科目可以先從自己手邊任課,或是熟悉、既有的教材科目內容著手
  4. 先找一位老師為夥伴,來嘗試協同教學,先跨出單獨教學文化第一步
  5. 教學小組必須專長互補,並在小組召集人協調之下確實分工合作
  6. 臉皮厚一點;姿態低一點
  7. 學校教學設備及教學媒體必須充實完整
  8. 學校盡可能實施彈性課表。
  9. 學校需規劃設置不同的學習空間與環境
  10. 先充分利用學校的現有資源,再尋求其他資源〈社區和文化機構〉和補充
另外,我覺得這種教學法用在營隊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!


       如果我也要demo的話, 原住民題材很不錯, 也想試試看。不同於以上教案的教學,我會利用機會帶學生實際走出教室,介紹原住民的東西時也可拿出實物,又或是請耆老來說故事。這樣就可以更貼近他們的文化和生活了。如果只是紀錄片和ppt, 要學生發揮公民的愛心和同理的層面就不如實際接觸來得強烈。另外也會結合物理、化學老師來進行教學,就像清華大學傅麗玉老師所用的科學教育,其實原住民生活中也是有很多科學的。這樣一來,也可以經由原住民的生活工具等等的科學來更認識他們的文化。而各族原住民在我們台灣的分佈也不同, 地理的教學也可由此帶入。甚至還有音樂的教學也可以融入!(這真的是個好題材啊!)


      協同教學看起來很不簡單,但就像演示小組所回答的,其實教師在私底下就可以多跟不同學科老師有交流,因為同一份教案由其他科老師來看的話也可能激發更燦爛的火花~! 期許自己再忙也不要只顧自己的事,以謙虛態度多跟其他科老師學習和交流,有機會合作時就把握住,讓教學團隊的建立能幫助學生們更快樂地學習。


  • 參考資料及延伸閱讀:
  1. 教學方法 http://www2.cmu.edu.tw/~cmucfd/doc/teacher/04/teacher04_02.pdf
  2. 協同教學法,2008教學原理講義 http://ppt.cc/FsO8
  3. 國中「自然與生活科技」領域研習-協同教學之模式與策略-張世忠中原大學教育學程中心 http://teaching.cycu.edu.tw/pdf/ch09.pdf
  4. http://ppt.cc/FsO8
  5. http://ppt.cc/7@M4

2 則留言:

  1. 挖喔~
    我找到的也是九年一貫的耶
    難道九年一貫的策略目標裡面也包括協同嗎?
    六十六頁...辛苦了...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化學小老師--簡秀娟2012年4月28日 清晨7:41

    嗨你好
    我是協同教學法的化學小老師--簡秀娟

    看了你列出來的撇步
    6.臉皮厚一點;姿態低一點
    臉皮厚一點是哪招阿XDD

    我覺得你以原住民為題材的教案超棒的
    因為台灣現在感覺很需要原住民教育的題材
    而且又可以從多學科多面向切入去協同
    感覺就是一石二鳥一箭雙雕一舉兩得摸蛤子兼洗褲阿!!!(拇指)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