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

學習理論與教學實務的結合--許崇憲老師的經驗分享


這次演講邀請到長榮大學健康心理學系許崇憲老師,他是小鍾老師的大學同學耶,真是奇妙,讓我不禁想到以後自己是不是也有機會邀請我的大學同學來演講^^。

※ 許老師的演講內容概要:

1. 何謂「經師」?經師,人師 。傳道、授業、解惑。

2. 兩種教學歷程取向(Mayer, 1987)
  • 行為學派:教學操弄→結果表現
  • 認知學派:教學操弄 & 學生特性  ←→ 學習歷程→學習結果→結果表現
3. 老師自己的獨特性在哪裡?

關於<教師特質>

  • Big Five:neuroticism, extraversion, openness, agreeableness, & conscientiousness  (OCEAN) Zhang & Huang (2001):creativity-generating and complex thinking related to extraversion and openness norm-favoring and simplistic thinking related to neuroticism

思考「定於一尊的教學模式?你自己的人格特質是什麼?順應自己的人格,發展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?還是強調自己具有「人類發展的彈性」,學習人人認可的教學模式?」


結語
1. 如果老師自己沒有不斷學習(專門知識及專業知識),又有何立場「誘導/說服/要求」學生學習?
2. 當要趕課時,如何顧及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?
→什麼才是最重要、學生一定要學會、學生自學有困難的內容?
3. 學習動機及班級經營的重要
4. 教學內容、呈現方式/學生學習方式、敎育評量的結合
可以不結合嗎?學習遷移議題


※ 演講中收穫最多,最受用的部份:

        有關教師本身的人格特質。認識自己是屬於Big Five中的哪一型,我覺得自己比較像是 agreeableness 這型。老師講到這五類,我才恍然大悟,「哦!我是這樣類型的喔!」知道以後就可以多加善用這類型的優點,並且也可以慢慢察覺自己的缺點,搭配教學法的使用來彰顯優點和補足缺點。
        還有許老師用提到他用了哪些理論方法,然後實施、評量後遇到怎樣的結果和問題提供我們去思考。進而在這些問題之中也發現現代學生們的弊病,像是文字論述能力不佳、閱讀不夠、抄作業、學習動機不足、社會怠惰等現象。
        評量的部分,提到台南大學-施如齡教授所使用的方法,第一階段自行寫考卷,第二階段由全班討論出答案。我覺得很神奇,因為好奇學生們是否真的會討論、還有到底是如何進行的,便舉手問:「學生們真的會討論嗎?會不會大家都看第一名的答案是什麼就寫什麼呢?」不過老師說這種討論方式成績已經不是重點了,討論由班長和副班長主持,老師可以藉由在旁邊觀察來看學生的學習吸收狀況。


※ 哪些想法還有其他更好的詮釋方式? 

        許老師說他就是屬於 conscientiousness (嚴謹型)的人,據他的說法聽起來也沒有想改變的意思XD。他常用"演講式的教學法",所以他說要更重視引起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。而我覺得自己會想要做些調整或突破。在初期教學階段,我應該會嘗試所學的各種教學法,來搭配本身的特質,看哪種能最發揮出自己和學生都能相長的教學法。
        另外,下課後有去問老師,到底還有哪些方法能引起學生動機?我知道的是將事物都跟學生本身做連結,因為學生一定會在心裡問:「這跟我有何關係?」學的新事物能跟自己的舊認知連結,進而引起共鳴而產生新世界。老師的回答中,我的歸納是要讓學生產生「驚豔」,"原來這跟我想的不一樣"的時候,就能引發學生動機。




















※ 參考資料&延伸閱讀:
  1.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(wiki) 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Big_Five_personality_traits
  2. 測驗看看你是Big Five中的哪種? http://www.outofservice.com/bigfive/
  3. Murphy, K.R. (1996). 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,Pfeiffer.
  4. Mount, M.K., & Barrick, M.R. (1995).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: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.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, 13, 153-200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